华夏泰科小编了解到近一段时间,“专精特新”成为一个热词,在多个重要场合被提及。7月30日召开的****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月27日举行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指出,“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小巨人”企业发展,是因为这些企业体量虽然不大,但依靠创新却能有大作为。以下是华夏泰科(专业政策咨询、政策补贴申报)小编带来的专精特新的含义及特点,希望有所帮助。 (一)专精特新的含义 “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它们“小而尖”“小而专”,长期专注于某些细分领域,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上深耕细作,具有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有些企业因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一跃成为行业中的“小巨人”。 (二)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有哪些奖励政策 1资金扶持:每户给予一次性20-100万奖补(以各地方具体奖补金额为准)。 2.荣誉资质:颁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书。 3.政策帮助:重点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是“一企一策”给予帮助,如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开拓扶持、增信等。 4.政策扶持:在服务、技术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等方面重点扶持。 5.企业:有专门的校园、社会,及培训优惠。 6.企业推广:提高企业资质荣誉、提高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广等。 7.企业发展:后期对企业在企业金融服务上有倾斜,提升本企业在金融市场吸引力,获得此荣誉(能获得此荣誉的企业代表企业的成长性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范围)后期在企业技改项目,培育项目资助申请上有政策倾斜。 (三)专精特新的特点 1.之所以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小巨人”企业发展,是因为这些企业体量虽然不大,但依靠创新却能有大作为 这样的例子有不少,比如湖南一家公司*的操作系统,帮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安徽一家公司成功克服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难题,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北京一家公司凭借一根链条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产链条高端制造……这些企业或许规模不够庞大、外表不够鲜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行业单项冠军,凭借*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领风骚。 2.1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也正因为此,近年来**部门多措并举、多方合力,以期激发“专精新特”的较大潜能。今年2月份,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2021年至2025年,分3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聚金、和技术等资源,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资本市场亦有助攻,培育“小巨人”效应** 通过设立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已成为孵化“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平台;科创板专攻“硬科技”,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创业板聚焦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其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渠道。 4.借力政策的好风,一批企业得以“上青云”。 (1)近日,工信部公布*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加上此前已认定的两批,全国共有4762家企业**,它们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中高端产业领域,普遍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优,指向经济发展的未来。 (2)不过,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专精特新”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协调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以及难贵、营商环境待改善,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专精特新”就难以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较终可能一闪而过,归为籍籍无名。 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要让“小巨人”迸发出持久的大能量,关键还在于创新。 (3)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应因地制宜、革新**,为“专精特新”量身打造税收优惠、金融服务、引进等配套支持政策,尤其是在拓宽渠道上,可以实施差异化措施,**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主板市场、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使其多一份行稳致远的从容,把精力更多用于研发创新。 (4)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以“专精特新”为目标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对“卡脖子”难题不回避不放弃,牢牢掌握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稳步成长为掌握*门绝技的“配套*”或“单打冠军”。 (5)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充满活力的“小巨人”,多样性、差异化的“专精特新”,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可以预期,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在企业自身的久久为功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企业成长为行业中的“小巨人”,甚至修炼为“巨人”,勇闯国际竞争中的“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