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泰科小编了解到专精特新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这个项目在2013年时便被提出,已经推行了近9年的时间。对于资格认定的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尤其北交所的设立,直接将专精特新企业推向新的风潮。专精特新:每户给予一次性20-30万奖补(以各地方具体奖补金额为准);专精特新小巨人:每户给予一次性50-100万奖补(以各地方具体奖补金额为准)。以下是华夏泰科(专业政策咨询、政策补贴申报)小编带来的专精特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有什么区别及奖补,希望有所帮助。 (一)专精特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奖补有什么不同 总的来说,希望中小企业都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靠拢,将自身打造成为专业化配套,精细化管理、特色化产品,新颖化管理的企业,根据企业自身所在的发展阶段,逐渐培育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于资格认定的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尤其北交所的设立,直接将专精特新企业推向新的风潮。 1.专精特新:每户给予一次性20-30万奖补(以各地方具体奖补金额为准) 2.专精特新小巨人:每户给予一次性50-100万奖补(以各地方具体奖补金额为准) (二)专精特新和小巨人概念上有什么不同 1.专精特新 (1)专精特新是2013年7月工信部发布了[2013]264号文,正式提出来发展专精特新类中小企业,即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 (2)在工作目标中,明确提出来要引导企业向:专业化配套,精细化管理、特色化产品,技术管理商业模式上的创新的方向发展。正如2019年8月26日主持召开*财经***五次会议指出,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专精特新小巨人 (1)专精特新“小巨人”这里指的是在专精特新的范围里,进一步开展小巨人的认定。2018年11月,工信部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6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同时认定一批制造业单项企业。 (2)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1〕79号)的精神,要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分类促进企业做精做强做大,加快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为“十四五”期间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专精特新和小巨人认定标准上有什么不同 1.专精特新认定标准: (1)原则上注册并经营两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拥有“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并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2)品(技术)符合标准,特殊行业的要符合相关规定;新产品(技术)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有合法有效的注册商标且进入市场(技术运用)一年以上。 (3)符合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相关行业政策。 (4)符合本办法“专精特新”定义的相应内容。 (5)在市场、质量、效益或发展等方面处于**业良好水平,具备先进性和示范性。 2.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标准 既然专精特新“小巨人”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进阶版,那么在评定标准上也是高出一大截,工信部在今年上半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征集通知中明确了以下认定标准: (1)重点领域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应**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 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重点产业领域; 或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 或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 或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 (2)基本条件 在*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注册登记、连续经营3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小企业,且属于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或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其他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注意在这里明确了不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也可以申请) 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或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有品牌产品。 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具备发展成为相关领域企业的潜力。 (3)专项条件 经济效益。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70%。 专业化程度。截至上年末,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达70%以上;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且在国内细分行业中享有较高度和影响力。 创新能力。企业拥有有效发明**(含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下同)2项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5项及以上;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 经营管理。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生产执行、国内、行业标准,或是产品通过发达和地区产品认证(标准协会行业认证)。 分类条件 上年度营业收入在1亿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3%。 上年度营业收入5000万元(含)—1亿元(不含),且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6%。 上年度营业收入不足5000万元,同时满足近2年内新增股权额(实缴)8000万元(含)以上,且研发投入经费3000万元(含)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50%(含)以上。 根据上述的通知精神,专精特新“小巨人”是专精特新的进一步升级。不过,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不用通过专精特新的认定,直接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以上条件如果存在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也不要慌张,这项认定采取多指标评分机制,认定结果是按照综合评分来评定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积极申报。